做一個富有的菩薩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   楊惠南 台灣大學 哲學系教授
「緣起」的理法
欲從佛教的觀點談經營,該如何賺更多的錢,經營擁有的財富,需先解佛教背後的哲
學基礎,才能夠將經營理念施展開來。
「緣起」是佛教的重要精神與特色,「緣」就是條件,「起」就是產生,凡事都有條件
才產生的,有因才有果,甚而其行為的力量(佛教稱為業力),做完任何一件事尚會轉
成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,繼續的影響下去。
很多人也許會懷疑,佛教與致富如何能扯上關係,一般人的印象中總覺得 佛教徒是不問
世事,是出世的、是消極的,甚至是悲觀的,將錢財看得很淡,不求名也不求利的,
但在此我將從另一種角度來探討,如何做一個富有的菩薩。
二千五百年前,釋迦牟尼佛在今尼泊爾附近誕生,而後活躍發展於恒河的中下游,他有
很多的信徒,包括最下階層的妓女、強盜,也有最高階層的波羅門,然而根據一些學者
研究發現;印度佛教之所以能從恒河下游的一個小地方擴展成全印度的國教,甚至 還擴
展到中國、日本成為國際性的宗教,其最主要的支持者是帝王及中產階級。
其中最著名的中產階級代表就是給孤獨者,釋迦佛在世時講經最多的地方_ 祇園,即給
孤獨者捐獻的,因此也稱為給孤獨園。該國最初的地主是 祇陀王子(當時印度尚未
一,共有十六國),喜愛樂捐、布施的給孤獨者希望祇陀王子能將地 賣予他,但祇陀
王子並不十分願意,據說最後給孤獨者是用一塊一塊的黃金舖在地上,凡舖過的地方就
屬自己擁有,只有一棵大樹的周圍無法舖黃金,祇陀王子為其 善心而感,遂將那棵樹無
條件捐獻,做為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的地方,帶動了社會進步,該園東西有十里長,南
北有七百多步,近八十頃之地,日後亦成為著名的佛 教聖地<菩堤薩埵>。
換言之,中國佛教是由印度傳來的,如果認為佛教不應該賺錢,不應追求名利,不懼貧
窮,甘於貧窮,恐怕並不盡然如此,至少在印度不是;隋、唐時代中國佛教盛行時期
也不完全是如此,可能是後來其他眾多的素才造成這樣的印象。
「家家觀音,戶戶彌陀」,觀世音是一個典型的佛教神祇,而無論是在家中或廟裡所供
奉的觀世音都有項特徵,就是富有,其穿的衣服是上等綢,身上戴的裝飾品、項鍊、
耳環、髮釵、手環莫不價值連城,常言:「人要衣裝,佛要金裝」,佛之所以要金裝,
一方面固然表達了佛教徒對佛至高的崇敬,將佛裝成金身,但在佛教的經典上對佛的描
寫也是金裝。
「菩薩」字面上的意義是菩提薩埵,菩堤(Boddhi)是智慧義,薩(Sattva)
心、大心義,菩薩是指具有智慧、勇心、大心的人,既大智慧,且堅忍不拔、心胸
寬大、氣度恢宏。
古代中國將之翻譯成「大士」,從此字面上的意義,已足夠成為我們學習的對象,套用
佛教語,每個人都要發心立下志願,做一個有智慧、氣度恢宏、心胸寬大的人,才能有
成功之日。
菩薩有幾個重要的特色,一是富有,從觀世菩薩就可看出,法華經中菩 門品曾提及無盡
意菩薩,在聽過釋迦牟尼佛讚嘆觀世音菩薩的種種好處後,感動地將其身上佩戴的纓絡
解下給觀世音,據經書上描寫其價值百千兩金,足證不只觀世 音菩薩是有錢的,無盡意
也是有錢的,在釋迦佛的勸言下,為了利益眾生,觀世音收下了贈禮,一部分轉送給了
釋迦牟尼佛,一部份則供奉在多寶塔中。
可見,做為一個佛教徒應該有錢,否則用什麼去救人?一個沒沒無聞的人站在街頭,
也不會有人駐足聆聽教意;反觀,一個非常有錢的人可以一捐就是幾百萬、幾千萬
工作,救渡許多人;一個有名望的人登高一呼,即能獲得許多迴響,社會就是如
現實,雖然現實未必是好,但為了隨順眾生,為了幫助他人,偶爾也不得不取此方便。
其次,具有豐富知識是菩薩另一特色。在佛教,做一個菩薩必須要學「五明」,「五
明」是古代印度學問的分類,乃指「工巧明」,即一般科技知識,二是「因明」,
邏輯、理則學的能力,三是「醫方明」,四是「聲明」,類似現在的 文字學、聲韻學
及文學藝術,五是「內明」,即哲學,尤重佛教的哲學。這樣的分類在今日看來也許
不完全適用,但不可否認,一個菩薩是需要豐富知識的。
佛教旨在廣渡眾生,不僅要幫助自己解脫,也要幫助他人解脫一切的煩惱及痛苦。而每
個人的個性、思想、行為都有所不同,要能渡人,本身需具備相似的知識背景,
丐不可能去渡一個帝王,帝王也不可能去渡乞丐,因為兩者背景相差太遠,乞丐無法了
解帝王的心思,帝王不知乞丐的困苦,彼此觀念無法溝通,就較難取信於人。
再者,做一個菩薩須是典雅端莊的,用佛教語來說,就是要做相好光明 的人。據說徹底
解脫的佛陀,具有三十二相(三十二種特徵),有的佛額有白毫、耳垂肩、兩臂過膝,
胸有卍字等,在中國人的眼裡看起來,這些特徵好像是妖怪, 但在印度人眼裡,三十二
相是明君聖主和佛才有的福相。至於二千五百年在印度的釋迦牟尼佛是否真具有三十二
相並不重要,畢竟宗教難免有神話,其背後蘊涵的精 神才是重要的,欲助人、引渡
人,本身必須是典雅端莊的,而不是個邋遢令人討厭的人。
佛教有所謂大乘與小乘之分,小乘佛教標榜的是要成阿羅漢,大乘佛教則是要成佛、
成菩薩。許多文人雅士喜愛小乘佛教十八羅漢那種神仙似的飄逸,但許多佛教徒批判小
乘佛教,斥責他們是「小乘」(小車子),是「自了漢」,說他 們「悲心不足」,好比
是腳踏車只能自己騎,頂多前後各載一個人;而大乘(大車子)就像大卡車,可以裝載
很多人,廣渡眾生。
且佛陀三十二相之說,小乘的阿羅漢較不受人喜愛,廟裡的佛菩薩慈眉善目,令人
仰,羅漢則凸眼歪頭,十分可怕,其原因是因菩薩欲普渡眾人,須周旋於眾人之間,
以重視儀表的典雅端莊,而小乘佛教的阿羅漢重個人自修,不在乎外型的醜惡、怪異。
這種特點極適用於工作上,在工商社會中,我們必須與廣大的群眾在一起,做一個關心
別人的人,尤其是企業的領導者,需和員工在一起、打成一片,不能總是高高在上,
而是要典雅端莊、客客氣氣的。
此外,菩薩的另一特色是能臨機應,即多用「方便」的方法來親近他人, 所謂「方
便」,可能是原則上不可如此,但為了某種目的而放棄原則, 改採一種似乎與原則相違
背的方法,例如做為一個菩薩或出家人,應講究慈悲,又如古代的印 度,出家人有許多
戒律,像不可跳過水溝,不可以站著小解,雖然有許多戒律是釋迦牟尼佛列入的,但有
部分是印度人的習慣,而且在他臨終前亦曾交代,一些枝枝 節節的戒律是可以捨棄或更
的,重要的在於其精神。
前年,我執教的系裡聘用了一位尼姑教授,是威斯康辛大學的佛學博士, 與她較熟
後,有一次我大膽的請教她,是否能完全遵行釋迦牟尼佛所有的戒律,她立刻告訴
我:「那是不可能的!許多戒律在印度是如此訂定,但國情不同,風土 人情有異,許多
是不適用的。好比戒律中規定出家人只能擁有三件衣服,若是如此,在寒冷的中國地
區,出家人早就凍死了,如何宣揚佛法,當然,也有些戒律是不 可改的,如不殺生。」
這就是講求「方便」,寧可破戒也要救人,如同救護車若也要遵守紅綠燈,恐怕已無法
救人,要抱著「我不入地獄,誰入地獄」的心才是真正的菩薩。
其實,前述的菩薩特色,並非只是成為一個菩薩需要具備,而是任何要成就大事業的人
都必須擁有的條件,所以「菩薩」一詞,譯成勇心、大心的人,唯有具備開闊心胸、
豐富知識和智慧、有勇氣的人才能得到解脫與覺悟,因此菩薩也被譯成「覺有情」(覺
悟了的人)。
菩薩因為要普渡眾生所以必須富有,畢竟沒有錢是無法救人的。有些佛 教徒在佛面
誓旦旦,願普渡一切眾生,但腦海中首先想的是自己的父、母及親人,而後朋友、
仇人、、、,常只是在想像中去渡別人,固然這樣也有助於自己定 力的修行,可是對於
實際需要幫助的人,卻一點用處也沒有(即使有也是很間接的),與其如此空口說白
話,不如他缺一件衣服,你就買一件衣服,他缺醫藥費,就 給其醫藥費。
所謂「你要信菩薩,來生才能得救」,佛並非不問世事,凡事一切都要從基本做起,
金字塔不是一天造成的,沒有世間法就沒有出世間法,沒有世俗諦,何來第一義,
從基礎做起,要從自己的周遭做起,才是真正的菩薩,釋迦牟尼一生也是做過許許多
多的善事才成佛的。


財富的分配觀

佛教財富分配觀,其一為「四分說」(『雜阿含經』卷四十八、第一二八三經),即將
所賺得的財富分成四分,一部份用於生活必需,一部份做為儲蓄之用,剩下的二等分做
為再投資用。
也許有人會說:「我只不過是名小職員,有什麼可再投資的呢?」既是個小職員更應力
爭上游,當然,要成功絕不是憑空可得,是要有條件的,可以利用那二部分的財富去補
英文、去學電腦,或是添購一套不錯的上班服飾,或是買一些書充實自己,都是很好的
再投資。
若是企業主,再投資的二部分又可再化分為二,一分真正用於企業、事業上,另一分則
是用於慈善事業,可以將財富直接捐獻給需要幫助的人,也可以自行經營另一形式的事
業,既為慈善事業,本身又可直接管理經營的事業體,不僅對社會有所回饋,也較有經
營的成就。原則大略如此,但看個人如何方便運用而已。
 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